作為現代郊野營地雛形的露營地則在1860年起源于美國,當時是為組織青少年開展自然環境中的理想教育而發起的。由于這項活動既能強健體魄,磨煉意志,又能使參與者體驗到人與自然親近的種種樂趣,所以很快廣泛流行,經過長期演化和發展,露營已經成為西方人士主要的休閑方式之一。由于郊野營地提供的大多是參與性較強的活動,滿足了人們在緊張的工作之余,遠離喧囂,返樸歸真,放松身心的需求,因此,深得自駕車旅游愛好者的喜愛。在我國,它實際上是處于觀光旅游向度假旅游過渡的產物。在歐美國家,營地非常普及,很多國家是把它作為非盈利性的社會福利項目來運作的。
總的來說,國外的郊野營地由于發展時間長,網絡化已具備一定規模,其價值早已遠遠超過汽車旅行者的服務場所,其已經獨立發展成為露營休閑旅游愛好者的旅游目的地。營地內各項食宿、娛樂、醫療等設施完備,注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不但滿足了露營休閑旅游愛好者回歸自然,體驗和享受休閑的愿望,也使露營地企業的經營利益獲得了最大回報。國外的營地發展時間早,數量多,類型也比較豐富。
自駕車營地開發建設
區域型營地
營地旅游的必備條件
廣場型營地
無明顯的區域劃分,是按使用情況靈活劃分區域,可停車露營,也可選擇空間搭建帳篷它的整體形式為中央廣場型。
什么是露營地: 汽車露營地(自駕車營地)就是具有一定自然風光,可供人們使用自備露營設施如帳篷、汽車或營地租借的小木屋、移動別墅、汽車等外出旅行短時間或長時間居住、生活,配有運動游樂設備并安排有娛樂活動、演出節目的具有公共服務設施,占有一定面積,安全性有保障的娛樂休閑小型社區。
(一)選址用地
1. 用地選定的要領:
1) 自然原因——土地規劃、環境、氣象;
2) 社會原因——附屬設施、通信、生活基礎設施規劃;
3) 需求預測——周邊配套設施、網絡計劃、都市人口;
2. 地域條件:
1) 在高速路的出入口附近;
2) 在國道,縣道等主要道路沿線附近;
3) 可開發為觀光地的、知名度高的地區;
4) 場所顯而易見;
5) 從人口100萬以上的都市到營地行車約2小時以內較理想;
6) 全年開放(氣候溫暖,城市近郊)或季節性開放(積雪地,人口稀少地區)
3. 地域環境條件
(1)自然原因
1) 有開闊的大自然、有綠樹、河流、日照充沛;
2) 在海邊、湖畔、河畔等處,可以海水浴、釣魚、游泳;
3) 多霧等特殊氣候的區域不易建設營地;
4) 要有名勝古跡或別致的風景等觀光資源;
(2)社會原因
1) 配備給排水、電器、通信等與生活相關的基礎設施;
2) 要適當遠離商場、傳染病醫院、警察、消防等設施;
3) 周圍應有游泳池、網球場、賽車場等體育設施或娛樂設施;
4) 要得到當地政府的同意;
5) 確定汽車露營營地的網絡式規劃、管理;
6) 營地周邊有公共交通設施(汽車、火車),使沒有車的露營者也能參加露營活動;
4. 用地環境條件
1) 要選擇平坦,通風、排水良好的土地。不平坦但起伏平緩的土地也可以;
2) 選擇排水良好的土質,可保持衣服、帳篷的清潔;
3) 選擇遠離滑坡,巨浪,洪水的安全場所;
4) 選擇遠離有害動植物的場所;
5) 不選擇周圍被山、丘陵或高大樹木環繞,視線不佳的盆地;
6) 在選擇植被時,雜木林比松杉林理想,落葉林比長綠林理想;
7) 選擇適當遠離住宅和工廠的場所林區地域營地;
8) 要確保能夠停放足夠的車輛;
9) 從主干道到營地要修整好足夠寬度的道路,以便大型拖掛式露營車的出入;
10) 選擇夜晚能夠保證安靜睡眠的場所;
11) 營地整體必須干凈、采光好、舒適;
(二)合理規模
1. 停車數量
——最低停車數量為30輛;
汽車露營在充分考慮了設施配備或管理效率的同時,確定最低停車數量為30輛。
——盈利的營地規模要在100輛以上;
營地若是為了盈利,其規模應最低可停放100輛以上的露營車,若可停放200輛則更理想。但必須考慮營地規模是否與整體需求相適應;
2. 停車數量和營地所需面積
停車數量和最低營地所需的面積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所需面積=停車數量×(80~120㎡)× 2a × 2b
80~120㎡ ——一輛車所需的場地面積
2a ——保持自然環境和開放空間的系數
2b ——場內道路、管理中心、衛生設施等系數
營地構建關鍵要素
交通便利
收費合理
環境生態
接軌國際
標識明晰
舒適衛生
特色鮮明
服務周全
品牌優勢
管理規范
功能齊全
案例分析
其他專題
1、營地建設依賴自然資源
根據自然資源的不同,及它所具有的吸引力,營地往往被劃分為海濱型營地,海島型營地、湖畔型營地、森林型營地、鄉村型營地、山地型營地等資源型營地。
2、營地風格根據人文資源
由于營地建設的地理位置不同,營地的建設風格和主題往往也有所不同,會根據當地的人文風情有特色、有傾向的設計營地配套不同的營地設施活動。
3、營地的類型劃分源于旅游元素
規范類政策
(1)《自駕游管理服務規范》
規定了自駕游組織機構、管理服務系統、路線與服務、合同與文件、人員、工作車及設備設備、安全與應急等管理的基本要求。
(2)《休閑露營地建設與服務規范》
提出了休閑露營地通用的基礎性規范要求。第一部分導則,突出了安全、環保和自助服務;第二部分自駕車營地,對選址、規劃、功能區、服務設施和質量提出了具體要求;第三部分帳篷露營地,規定了帳篷露營地的分類、選址與布局、服務及質量要求;第四部分青少年營地,結合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全面細致的對相關指標進行規定。
鼓勵類政策
(1)《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
《意見》第一次將露營旅游呈現在國家發展臺面。提出了6個方面、26條具體政策措施,以充分挖掘旅游投資和旅游消費增長潛力。并在時間節點和量級規模上對自駕車、房車營地作出明確要求。制定全國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規劃和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標準,明確營地住宿登記、安全救援等政策,支持少數民族地區和絲綢之路沿線、長江經濟帶等重點旅游地區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到2020年,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1000個左右。
(2)《關于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的指導意見》
《意見》明確指出,今后一個時期,重點發展包括房車露營在內的貼近服務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生活性服務領域,推動生活消費方式由生存型、傳統型、物質型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提出“適應房車、自駕車、郵輪、游艇等新興旅游業態發展需要,合理規劃配套設施建設和基地布局?!?/span>
(3)《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
《意見》首次將房車露營定調為“基礎設施建設”。露營地將著重發揮“基礎設施網絡支撐”作用,通過“系統構建和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旅游咨詢中心和集散中心、自駕車房車營地、旅游廁所、停車場等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以“適應消費結構、消費模式和消費形態變化”。
(4)《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
指出建立旅居全掛車營地和露營地建設標準,完善旅居全掛車上路通行的政策措施。
用地政策
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游局聯合發布《關于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意見》,在用地政策方面提出了諸多利好,包括支持自駕車、房車營地旅游發展建設,并明確提出營地用地按旅館用地管理。這一舉措,對推進露營地行業改革和行業產業化有重大意義,比如在吸引社會資本大規模進入方面將有積極的指導意義,同時也為后續露營地項目的交易、兼并,合作提供了條件。此外,也讓露營地的行政審批手續變得更加明確和簡單。
地方政策
除國家層面大力扶持露營旅游產業發展外,地方各級政府也紛紛對這一朝陽產業制定規范、鼓勵政策,以培育區域經濟增長新動力。其中,《山東省自駕車旅游總體規劃》提出自駕游發展的關鍵就是自駕游配套和政府的單項規劃,對自駕游存在的現實問題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此外,陜西、甘肅、重慶等省市都明確提出規劃建設一批房車營地,重慶市還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0年在全市規劃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50個。
我國自駕車營地現狀
自駕車營地發展模式
景區驅動型
景區驅動型自駕車營地是國內外最常見的汽車營地發展模式,根據景區與汽車營地的關系來看分為了兩種類型。
第一種是在景區內部劃出部分特定區域設立汽車營地,提供營地服務產品,偏重于強調汽車營地作為景區配套設施的基礎服務功能,面積有限,開發力度小,產品類型單一,投資也相應較少。但在西方發達國家,這類汽車營地是服務于國家公園體系、服務于旅游業的重要配套設施,規模龐大。
景區聯動型
景區驅動型營地能夠促進營地分享風景區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旅游客源市場和景區品牌拉動效應,優勢明顯??勺畲蟪潭壤眉扔性O施條件,減少基礎設施投入;依托于既有景區的旅游吸引物和活動提供高質量旅游產品支撐;利用景區現有接待設施提供高品質服務支持;營地可為景區宿營游客提供多樣住宿類型選擇;依托景區的既有市場開拓客源市場,能更好地提升景區整體經濟效益。
資源驅動型
市場驅動型
市場驅動型自駕車營地是指以大中城市為核心,在城市周邊旅游業發展具有一定基礎的特色村鎮或特色旅游資源聚集區開發建設的營地類型。囿于我國自駕游一族以誕生在大中城市白領及以上階層為主,因此這種類型的自駕車營地是目前我國營地發展中最為常見的一種類型。
設施驅動型
自駕車營地功能構成
營位區
1、自駕車營位區 2、自行式房車營位區 3、 拖掛式房車營位區 4、木屋區 5、 帳篷區
公共娛樂區
管理服務體系
附屬設施
自駕車露營地附屬設施主要包含:
復合型
由區域型營地與廣場型營地組合而成,是一種更為人性化的營地。
中間型
它把營地整體分成數個小的區域,每個區域設計能停放4至6輛汽車。
我國自駕車營地發展優劣勢
優勢
政策支持和市場環境的改善,在2009年12月,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房車被列入國家鼓勵產業的目錄中。
我國汽車普及率的提高與高速公路網的建設為我國露營旅游發展提供了相當的便利。
我國旅游產業的升級轉型可以促進其發展。公民對旅游的消費品味正在不斷升級,回歸自然、體驗休閑的需求日益提高,旅游概念日趨個性化和理性化。
居民的平均收入和閑暇時間不斷增加:“5+2模式”(5天城內、2天城外)。
對露營市場缺少足夠的認識。缺少應有的基礎分析和科學預測,特別是對露營市場發展規律還不能做到有效把握。在我國露營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導向不足,行業協會引導欠缺,企業投入積極性不高,制約了我國露營旅游市場的發展。
我國家庭房車保有量嚴重不足,難以形成一個有規模的房車露營旅游市場,因而不能很好的帶動露營地的建設和發展。
露營產品嚴重供給不足。數量少、內容單一,季節變化性、觀光性、參與性的不足,線路設計趨同。
政策保障與服務較弱。當前,我國露營旅游業的發展和露營地的規劃與運營以及露營地建設標準、露營地安全規范管理標準、露營管理人員的資格認證標準等都無章可循。
自駕車營地功能構成
選址要求
3、環境要素——適宜居住停留
注意事項
營地應滿足一定量露營者的露營需求,房車營位區、帳篷營位區等各類型營位區的營位面積應達到一定的標準;其中五星級營地內,房車營位數量應不少于80個,帳篷營位數量應不少于50個,移動房屋數量應不少于20個。
對接智慧旅游發展需求,營地不僅要提供網上預訂等基礎旅游服務,同時五星級營地內各區域都應提供免費無線上網服務。